2024-04-09 00:49:58 | 找车网
三星电动车是一款拥有高性能的电动车,它的外观设计非常时尚,电动机可以达到最大功率高达1000W,最大扭矩可以达到120N·m,电池容量可以达到最大18AH,车速可以达到最大45KM/H,可以轻松穿梭在城市街道,在长途旅行中也不会感到疲惫。
1.舒适性
三星电动车拥有极强的舒适性,配备有悬挂系统,采用轻量铝合金材质,车架设计独特,空气动力学设计紧凑,在行驶中更加平稳,让骑行者拥有更舒服的体验。它的座椅也是贴心的设计,经过多次人体工程学测试,座椅更加舒适,可以让骑行者在长时间的骑行时保持舒适,不会感到疲惫。
2.安全性
三星电动车在安全性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表现,拥有高效的双刹系统,可以确保刹车的快速反应,在复杂的路况或陡峭的下坡路段,可以让骑行者更加安全,同时还配备有车轴锁,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偷盗,安全性更高。同时拥有先进的行车安全系统,可以在行驶中检测到车辆的状态,如果发现车辆出现任何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安全性。
3.续航能力
三星电动车拥有极强的续航能力,最大电池容量可以达到18AH,可以满足长途旅行的需求,在城市街道中可以长途行驶,而且拥有快速充电功能,只需要2小时就可以完全充电,续航能力十分出色。
4.配置性能
三星电动车拥有极强的配置性能,配备有可调节的优质前叉,坐稳性更好,同时可以调节座椅的高度,有助于骑行者更好的控制车辆,让骑行者拥有更好的骑行体验。另外,三星电动车还拥有智能连接功能,可以将手机连接到车辆,可以让骑行者更加便捷的查看到车辆的行驶状态,以及消耗状况等。
5.价格及服务
三星电动车的价格十分实惠,低于3000元,性价比极高,让更多的消费者都能够买到高性能的电动车。同时,三星电动车还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可以及时的联系售后服务,及时的维修,保障骑行者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三星电动车在性能上表现出色,拥有极强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配备有智能连接功能,价格及服务也十分实惠,性价比极高,可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
比亚迪
外,中国还有哪些比较有实力的自主新能源车企?
1. 吉利
减少车辆对环境的影响是每个汽车行业从业者的责任。
吉利控股集团
一直以“创造安全、环保和节能的汽车”为使命,协同合作伙伴搭建全球产业价值链,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和电气化车型。
2018年,是
吉利汽车
全面迈入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元年。发布智擎新能源动力系统,通过四大技术路径(混动技术、纯电技术、替代燃料和
氢燃料电池
技术),初步实现从技术追随到技术引领的新跨越。
目前,吉利已聚集了超过2500人的全球顶尖的新能源研发团队,取得了数百项核心专利,打造底层架构技术,实现了真正100%自主研发的中国新能源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
吉利在新能源商用车、甲醇汽车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伦敦
电动汽车
逐渐成为全球城市交通领域零排放的先行者。
2. 蔚来
蔚来是
全球化
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4年11月成立,旗下主要产品包括蔚来ES6、蔚来ES8、蔚来EC6、蔚来EVE、蔚来EP9等。蔚来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
用户体验
,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
蔚来是立足全球的初创品牌,已在
圣何塞
、慕尼黑、伦敦、上海等13地设立了研发、设计、生产和商务机构,汇聚了数千名世界顶级的汽车、软件和用户体验的行业人才,在中国市场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用户服务体系。
NIO取意A New Day(新的一天)。“NIO蔚来”表达了蔚来追求美好明天和蔚蓝天空、为用户创造愉悦生活方式的愿景。全新Logo 由象征着开放、未来的天空,以及象征着行动、前进的道路组成,诠释了蔚来NIO的品牌理念。
3. 全通
全通实业集团是以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和打造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为主导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
用科技推动“新能源、新未来、新生活”事业发展,全通实业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技引领创新,以能源带动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全球技术合作平台为主体”,依靠市场化、国际化运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深度产业布局。先后与国内外各大科研院所、机构、高等院校等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分别在高端整车设计、车辆定制、智能运维、储能研发、整车(电池)回收、产业孵化、大数据管控等多个领域深耕挖掘。以
智能制造
研究院为技术核心,进行电池智能芯片联合研发;以先进储能设备体系和生产研发基地为支撑,创建国际标准化车载充电储能系统;以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为依托,通过自主品牌APP智能管控、线上线下一体化售后维保等先进技术方式,为用户提供专业化、前瞻性的优质服务。
4. 小鹏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由何小鹏、夏珩、何涛等人发起,团队主要成员来自广汽、福特、宝马、
特斯拉
、德尔福、法雷奥等知名整车与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
阿里巴巴
、腾讯、小米、三星、华为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
小鹏汽车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设计及制造商,也是融合前沿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创新的科技公司。公司始终致力于通过数据驱动智能电动汽车的变革,引领未来出行方式。
立足全球,服务本土是小鹏汽车的战略格局。目前,小鹏汽车已完成了全球化布局,公司研发总部位于广州,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硅谷、
圣地亚哥
、广东肇庆和郑州建立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与营销机构,通过全球化布局组建了一支规模化、多元化、重自研的跨界团队。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员工共3676人,研发相关人员占比43%。小鹏汽车的核心团队来自奔驰、广汽、阿里巴巴、腾讯、
摩根大通
、华为、小米等不同行业的标杆企业。找车网
小鹏汽车认为,新能源汽车不等于下一个汽车时代。智能汽车(AI+互联网+汽车)才是下一个汽车时代的全新赛道。数字化+电动化组成的“双擎”驱动的互联网基因智能电动车是小鹏汽车产品最大的差异化特色。
现在订车还来得及吗?这是上海购置混动新能源车群体当下最关心的问题。根据政策要求,上海对于混动车的免费绿牌支持将于今年年底结束。
这意味着,再过一个多月,在上海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将按照燃油车规则拍卖牌照,可能需付出近10万元的拍牌成本。
近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实地走访沪上多家新能源车4S店,在买入绿牌混动车的冲刺阶段,各大新能源汽车门店销售百态尽显,有的抓住最后关头招揽客户,有的因上牌时间紧迫或产品售罄已暂停接单。
“现在资源都在往上海倾斜,全国的车都优先供给上海的订单。”理想汽车门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现在下单还能赶上上牌。问界的销售人员则称,“我们本月底就不向客户保证能拿到车了,买的话一定要抓紧”。
有受访专家告诉记者,上海对新能源汽车的管理政策有一定风向标的意义,不排除其他城市会效仿。不过,目前来看,在非限牌城市,新一代超级混动车型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政策的调整,车企们也面临不同的选择,加紧“抢跑道”,或调整混动车在不同地区的销售策略,或加入纯电领域的竞争。
实探:部分热门车型售罄
“现在不是人选车,而是车选人。”上海浦东新区一家理想汽车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火爆的销售期在10月左右,那时候还能左挑右选,现在留给消费者买车上牌的时间并不多了。
理想汽车目前上海店内在售的几款车均为增程式混动系统,据销售人员介绍,已经调剂全国的现车“支援”上海,以满足消费者最短的时间内上好绿牌的需求。记者注意到,理想汽车加大了促销力度,除了常规门店外,还在商场内布置了展台,方便消费者体验试驾。“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要冲一把的,对于客户来说,时间也很紧张。”这位销售介绍,目前约工作日晚上试驾的客户不在少数。
记者了解到,因为政策调整的缘故,大部分沪上混动车门店都将订单制改为现车销售。
“我们不敢轻易跟客户保证能在年底拿到车,现车有的话就卖,没有的话调货也可能来不及了。”问界汽车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不管买哪个品牌,免费绿牌政策即将到期了,建议客户先赶紧申请安装充电桩,准备工作先做起来。“我们的交付中心是满负荷状态,现在上海安装充电桩的可能都装不过来。”
由于上牌需求激增,部分热门混动车型已售罄或停止接单。
“最低配的车型已经卖完了,剩下的还有两款高配的可以选。”荣威4S店销售告诉记者,最近买车的大部分客户都是冲着绿牌来的,店里最先售罄的是价格最便宜的混动车型。比亚迪上海浦东新区门店的销售顾问也对记者表示,DM等热门系列店内已没有现车,另外的车型目前还可以选配置。“目前还能销售的混动车有几十辆,预计12月上旬会卖完。”销售顾问表示。
不少接受采访的门店工作人员表示,12月上旬将是最后的下单时间。
“个人征信审核5个工作日起,充电桩安装5个工作日起,信息审核3个工作日起,车辆及车牌额度审核3~5个工作日起。”据测算,成功申请绿牌至少需要预留15~18个工作日的时间。“我们不能拍着胸脯告诉客户一定能上绿牌,而很多客户买混动车在意的也是绿牌。”一家合资品牌车企人员对记者表示,因为不能确保上绿牌,该公司的混动车型10月底就已不在上海进行售卖了。
混动车型为何让路于纯电
事实上,上海免费绿牌对混动车型关上大门早已有预期。
从此前的政策看,上海市于2018年2月制订《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其中明确,消费者在本市购买新能源汽车用于非营运、且个人名下无在本市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的,本市免费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该政策继续延续到2021年2月28日。
去年2月,上海市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了《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其中指出,自2023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上海市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且对购车人的社保、个税要求进行了微调。以今年10月上海个人车牌拍卖最低成交价计算,明年起购买混动车,消费者将付出至少9万元的上牌费用。
作为介于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之间的一种车型,混动车型被不少业界人士视作“过渡产品”。混动车有两套运作系统,既有发动机、变速器、油箱,也有纯电动车的电池、电动机,但电池容量一般小于纯电动车。“混动车实际使用中毕竟是有碳排放的,很多车主不充电只加油,这样达不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记者表示,在新能源车开始推广的早期,纯电动车续航里程还比较短,用混动作为过渡还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上海对绿牌的限制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交通压力大不无关系。来自上海市经信委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上海汽车产量为240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7万辆,同比增长66%。“很多人买混动车是为了上绿牌,在大型城市,为了交通有效畅通运行,对于不够环保的车型设置牌照门槛也不难理解。”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混合动力汽车仍有较高比例的车主烧油为主,这不符合国家的绿色减排政策,加之纯电的渗透率提升,牌照作为稀缺的资源必然让路纯电车型。”战斗蚂蚁咨询创始合伙人陈颖颖对记者称,免费牌照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在上海等地受到追捧的核心原因。
混动车型销量影响几何
失去了免费绿牌的吸引,混动车在上海的销售将会如何?“对我们的影响当然大啊,明年我可能不进货了。”比亚迪一家上海4S店员工告诉记者,明年店里就不准备再进混动车型,除非客户主动提出想要这些车型,也能够接受没有免费绿牌。
但上述员工并没有特别担心销售情况,“毕竟我们也有纯电车型在卖,纯电和混动的销售占比大概是五五开。”上述员工表示,今后可以通过调整销售策略来弥补政策影响。
比亚迪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10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21.78万辆,同比增长142.2%。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为11.43万辆,纯电动车型销量10.31万辆,各占半壁江山。
理想汽车门店工作人员表示,理想在上海的销售份额占比很小,不足10%,“我们在北京也是将混动车当燃油车卖的,一样可以卖得好,我们在二三线城市的销量也是不错的。”理想工作人员称,不能免费上绿牌短期对混动车型销量有冲击,后续可能会将上海的车卖到其他城市。
荣威的工作人员则认为,混动车未来将逐步替代燃油车,混动车型还是有市场空间的。“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只单纯考虑绿牌,混动车能解决纯电车的续航焦虑,在性价比上也有更多空间。”
在冲刺混动车上牌的最后关头,一些消费者的心态也有分化,有的赶在窗口期着急下单,有的还在观望。记者在理想汽车上海某门店看到,前来咨询的顾客一批又一批,但当场下订单的比较少。“我还是想继续看看,也许因为上不了牌,后面会有优惠也说不定。”看车的王先生对记者称,混动车型适合家庭用,能跑长途,但如果不能上绿牌的话,自己可能准备买纯电车。
而对于免费绿牌到期后,是否考虑降价等优惠政策吸引消费者,大部分经销商表示“暂时不会”。也有车企人员对记者表示,后续可能会有增配等举措,比如提高里程等,用更好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多种技术路线仍将并存
长期以来,插电式混动、增程式混动以及纯电动三大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并行。不同技术路线孰优孰劣也是众说纷纭,不同城市对不同技术路线的态度也不尽然相同。
上海的混动绿牌政策是否是一个风向标,张翔认为,其他城市不排除会效仿上海的做法。
以上海为例,上海在强化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明确2025年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的纯电动占比超50%。目前,纯电动车的成本还比较高,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今后车企还是会加大纯电动的产能,将燃油车向混合动力技术路线去过渡,这是一个趋势。
从数据上来看,混动车型并没有失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均增长超过110%,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增幅均超过170%。
“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车企推低端电动车的意愿不算强,混动车在助力车企达成双积分的同时也能方便控制成本。”有沪上汽车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从供给端来看,车企推混动车型是比较有动力的。从需求端来看,电动车在充电便利性和充电速度、冬天续航等问题上仍有待改进,这也是部分消费者接受混动车型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包括比亚迪、长城、吉利等车企均推出了混动平台,或是新一代混动车型。
“新一代超级混动解决了上一代插电混动亏电耗油的短板,且兼具了一定纯电车的驾驶体验。因此,超级混动在合理的价格下将会对传统油车实现替换。”陈颖颖表示,超级混动将作为油车的进化而和纯电汽车在未来一段时间长期并存。
另一方面,以混动为主要路线的车企也将触角伸向了纯电领域。理想汽车CEO曾在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理想的纯电车型实验车目前可以做到充电10分钟满足400公里续航,会比增程式车型拥有更大空间。据悉,理想汽车将于2023年推出第一款纯电车型。
“多技术路线是我国汽车清洁低碳转型的必经之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毅表示,多技术路线是我国超大规模汽车市场发展的根本需求,我国已形成超大规模的汽车市场,从城市到乡村需求层次众多,幅员辽阔,应用场景、需求场景众多,需要多技术路线来满足。
2023-11-02 04:57:12
2024-03-30 02:14:08
2023-10-23 17:19:26
2024-03-28 12:09:47
2023-12-07 14:02:00
2023-12-07 17: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