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7 06:46:12 | 找车网
纯电动汽车续航1000公里
纯电动汽车续航1000公里,汽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很重要的存在,现在电动的汽车也是比热门的,但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蓄电能力,以下纯电动汽车续航1000公里相关内容。
纯电动汽车续航1000公里1
在新能源车这个新赛道上,“内卷”真的很严重。
从最开始的比谁最先转型入局电动车,到谁最先拥有自己的专属电动平台、自研的动力电池,再到智能化、自动驾驶上的比拼,可以说,电动汽车进化的每一步,都有车企落后甚至被淘汰。
而为了追赶上电动汽车进化的步伐,很多车企从一开始就在这几方面下功夫——不少品牌刚成立就有了专属平台、自研电池等等。其中,始终被关注、车企始终无法逃避的是电动汽车续航上的问题。
将于明年上市的广汽埃安纯电AION LX Plus拥有1008KM的续航能力, 蔚来首款纯电轿车ET7的续航里程据说也达到了1000KM+。
而这么多续航1000+的新能源车,它们的真实续航有多少?都说电池容量越大越危险,那这些续航1000+的车,安全性到底如何?
增程式和纯电动的区别
可能以往在大家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续航达1000KM的新能源品牌,不止我上面提到的几种。但我能肯定,你所听说的大部分续航1000+的电动车,都是增程式而非我提到的纯电动。
增程式电动车和纯电动的区别在于,纯电动车全靠电能驱动,而增程式电动车会在车上保留发动机,但这个发动机不驱动车辆,只用来发电。你可以简单地把增程器理解为“充电宝”。当电池组电量充足时,驱动电机仅由电池进行供电,而当电量降到临界值时,车内增程器启动消耗燃油发电,并优先为电机提供电力。
这也使得增程式电动车不用加装更多的车载电池,它的电池容量较小。
比如,理想ONE作为增程式电动车的代表,其电池容量只有40.5kwh,纯电续航里程只有180KM,并未达到1000KM+,所以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
真实续航
首先,这些宣称续航1000+的纯电动车,在CATC(中国汽车行驶工况)未发布前,都是在NEDC(新标欧洲循环测试)工况,即欧洲标准工况测试下得出的结果。它是有关机构采用不同的测试标准,得出的实验数据,它本质上只是一个参考值。
而影响电动车续航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跟燃油车一样的如车重,风阻,轮胎直径等;第二个则是电动车特有的影响因素,如电池、电机、电控等。
美国汽车协会(AAA)曾在宝马i3、特斯拉Model S等车型的低温测试中,发现在-6.67℃的环境下,启用暖风系统时的平均行驶里程减少41%,不开暖风的衰减也有12%。
所以,标准续航一方面需要看车企的“诚实程度”,另一方面测试标准是否接近现实使用环境。一般官方说续航在1000KM的车,实际上自己开的时候能有个800+就算不错了。
安全性
一般来讲,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能力越高。而增大电池容量有两种方法,一是靠简单堆动力电池数量的方式来实现更大容量的电池模组;还有一种是通过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在相同存储空间下,获得更大的动力电池容量。
如今的车企为了减轻车身重量,大多数都会通过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来提升电池容量。所以,能不能给电池配备智能温控系统,实现较好的热管理,成为当下纯电车要实现长续航所必须面对的考验。
而不管是更多的动力电池模组还是更高的电池能量密度,从锂电池产品特性来讲,动力电池本身的安全性都会面临挑战。所以,从另一方面讲,续航能力越高的电动车,热管理技术就越受考验。
写在最后
实际上,电池容量虽是影响纯电汽车续航长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电驱系统、智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等,都会影响纯电汽车的实际续航表现。不过,从客观上讲,对于这些新兴的众多续航1000KM+的纯电动车,我们确实还是观望一段时间比较好。
纯电动汽车续航1000公里2
近日,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是否有必要达到1000公里成为行业焦点。
起因是广汽新能源的一则广告。1月中旬,广汽埃安发布了一张电池新技术宣传图,图中重点突出了" “8分钟可充满80%”和“续航1000公里”字样。
次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一场论坛上直言:“如果某一位说,它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今年1000公里续航的车肯定要出来,快充也是肯定要出的,8分钟充满1000公里,理论上是可以的。”1月17日,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回应了外界对1000公里续航的质疑。
-1-
里程焦虑一直是电动车用户的最大痛点之一,续航里程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纯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
厂家标称续航400公里,用户实际驾驶仅能跑出300公里;表显续航里程还有100公里,实际跑了只跑了60公里就歇菜了——这样的事情在纯电动车领域司空见惯,冬季的续航里程更是让人提心吊胆,车辆表显续航里程低于50公里时,驾驶者心里往往犯怵,生怕自己被扔在了路上。
解决里程焦虑,其一是增加充电桩数量和快充比例,提升充电便利性;其二增加单车续航里程。
在不少车企和用户的思维逻辑中,充电桩的布局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能期望,但不能过度奢望,因此提升单车续航里程似乎是自己能把控,也是看似比较容易实现的愿望。
基于这一点,不少车企在续航里程方面不断加码。从最初的400km到500、600km,2020年4月上市的小鹏P7更是将最长续航锁定在了706km,刚刚进入2021年,蔚来、智己、广汽埃安相继发声,均表示其未来产品续航里程可以接近或达到1000km。
欧阳明高院士认为:“目前,车载电池包的总能量和相应的续航里程在不断提升,正在向千公里续航里程迈进。虽然一千公里续航并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电动汽车的能量需求肯定还是要上升的。如近期出现的冬天低温续航里程缩水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能量问题,如果你有一个长续航的车,打折也不怕。但更重要的是提升整车集成的技术水平,也就是电动汽车的节能水平。”
-2-
由此也引发了业内的激烈讨论:纯电动汽车到底需不需要将目标续航里程定在1000公里?
对于这个问题,大众中国CEO冯思翰表示:“实现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的确在市场宣传上很受关注,但是否需要作为一个行业目标,还有待商榷。”
对于大众未来是否也会推出续航1000公里产品的问题,冯思翰表示“大众目前没有推出1000km续航电动车的计划,如果电动车在追逐高续航里程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话,我认为这是恶性循环。”
冯思翰强调,在电池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高续航的电动车需要搭载更重的电池,为此要搭配极高成本的、更轻的车身,这样整车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从燃油车的经验来看,很少有燃油车会去宣传超长的续航里程,这是因为对于燃油而言,续航里程不是车主非常关注的一个点,他们更关心油耗,燃油效率这些问题。
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之所以成为重要话题,还是因为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原因,比如说充电站的数量、超快充的比例、充电桩是否可用等,车主们需要的是密集、便捷、可靠的充电网络。
“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充电网络的建设,我们希望客户能拥有多样化的充电选择,包括公共充电站,壁挂式的充电墙盒,乃至更多的快充、超快充的设施。这当然也需要整个行业包括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冯思翰表示。
说起对不断加码续航里程的.反思,其实还要回溯到去年下半年。当时对于特斯拉model3的强势表现,李想用“灭顶之灾”来形容,“几乎所有企业都不知道特斯拉赢在哪里,因为(特斯拉)赢的原因太初级了,没那么光鲜,所以反而被忽略了。”
李想将特斯拉的成功,归因于“自建超级充电站”。在李想看来,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严重低估了特斯拉的自建超级充电站和蔚来自建换电站/充电体系的市场效应。
对于国内车企更为在意的续航里程的比拼,李想表示“说明咱们大部分人还没搞明白特斯拉到底是怎么赢的,还都在拼谁的续航里程更长,然后眼睁着特斯拉从所有人身上碾压过去。”
实际上,蔚来高层近期也发表了类似观点。
前不久在蔚来发布1000公里续航的ET7和150kWh固态电池包之后,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也对媒体表态,其实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包并不会作为销售主力,用户的需求也没那么大。
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包主要是基于换电和灵活租用中的一个长续航解决方案。用户可以通过灵活租用来享受到电池技术的进步和解决长途旅行时的续航焦虑。
同时,秦力洪也呼吁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充换电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秦力洪认为,“如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在自己的车位上装上一个加充桩,电动汽车充电的体验将超过燃油车加油的体验,那么这个离电动汽车的普及就不远了。
另外,针对1000公里续航概念,在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看来,“无论是石墨烯还是固态电池,这些技术并不能形成非常大的技术壁垒、并不是一家企业的护城河。如果主流的车型都搭载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对社会资源将形成巨大的浪费。如果是在两三年以后才能实现1000公里续航,最终充电桩布局已经逐步完善,换电模式、快充模式的问题都解决了,1000公里的电池也没有意义了”。他认为,真正能够形成企业壁垒的是自动驾驶以及云算法。
-3-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传统汽车走向完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以后,传统部件的构成只会占整车部件的30-40%,而剩余的60-70%是与电子、计算、通信、软件等相关的部件。
由特斯拉引领的智能电动汽车变革浪潮已经袭来,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企业,都在尽全力向科技企业转型,自动驾驶以及云计算显然是能够给品牌赋能的性感标签之一。
现在看,汽车行业的前景很美好,竞争也足够激烈。
在威马之前,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广汽、长城等传统车企都已踩下了布局智能化的油门。前不久,小鹏汽车正式开放NGP自动导航辅助系统Beta版,这是小鹏汽车直接对标特斯拉NOA的智能辅助系统,蔚来的NOP领航辅助功能同样把枪口对准了特斯拉。
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竞争激烈的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些科技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同样在跟随这场智能化浪潮跳动。百度、苹果等相继“下海”造车,华为虽然声明不造车,但在汽车市场的切入点聚焦ICT技术,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提供商。
从这方面看,赛道已经切换。不断加码续航里程已然不是一个好选择,1000公里续航虽然重要,但似乎已经成了非必须品。
纯电动汽车续航1000公里3
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汽车,有必要吗?
近来,多家车企表示,将推出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汽车,最早的在今年年底就将推出。
对于这样的消息,批评声音不少。主要的批评意见是,车企吹牛来博眼球。
《电动汽车观察家》的意见是,1000公里续航可以实现,服务高端用户也有商业机会,但是没必要推广,因为并不经济。对于电动汽车行业,与其着力于拉长续航,不如着力于解决冬季续航衰减和充电难题。找车网
1、
1000公里不是梦
1000公里续航并非不可能,甚至并不难,多装电池就行了。以宣称可能达到1000公里续航的蔚来ET7为例,需要高达150kWh的电池,能装15辆宏光MINI EV;智己汽车的1000公里续航轿车,预计电量是115kWh,能装11辆宏光MINI EV;广汽埃安的1000公里续航电池,按现在最低的电耗水平12kWh/百公里计算,也需要120kWh电池。
蔚来ET7采用150kWh固态电池包预计续航超过1000公里
当然,能装下更多电池也是水平。
首先,需要全新开发纯电平台。像蔚来、埃安,都是纯电平台车型,智己汽车很可能也是上汽全新开发纯电平台。纯电平台的特征之一,就是给电池包的空间足够大。
其次,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当然,这里一方面要归功于电池生产商,另一方面整车厂自己的电池包技术也得有保证。
双管齐下,一辆车装进115kWh、120kWh和150kWh电池,在接下来一两年并非难事,从而实现1000公里续航。
2、
续航焦虑?不,是充电焦虑
可以做1000公里,不一定就应该做。1000公里的电动汽车有什么用?
很多人会直观认为,由于有续航焦虑,所以续航越长越好。
我们应该先搞清楚,续航焦虑本质是什么?
首先,对于续航里程,消费者怕续航短,但是更怕续航假。
有的是冬夏差距大。说是续航1000公里,夏天可能跑800公里,冬天开空调出去,最后500都跑不到。
有的是表显续航和设计续航差距大。有时出一趟门,看着表显续航绰绰有余,跑到一半已经所剩无几,不得不临时找地方充电,这就非常焦虑了。
其次,续航焦虑,其实是充电焦虑。
现在很多的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后续航都在四五百公里以上,满足一趟出行需求,即使算上冬季打折,也是够的。所以,
更多的焦虑在于充电焦虑。特别是不在计划内的充电,更是麻烦。
对于有自有充电桩的电动车主,除非出远门,否则在家每天充电,足够日常使用,并没有太多焦虑。如果不出远门,300公里续航的电动汽车,就已经足够使用。
对于没有专属充电桩的消费者,大家都有自己的“舒适区”。熟悉了“舒适区”内的公共充电站后,充电体验总体还是可以保证的。这一类消费者,他们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次数确实是成反比,续航越长,充电次数越少;续航越短,充电次数越多。
广汽埃安即将推出1000公里续航电池包,并具备快充能力
不过,充电体验除了次数,还有用时。通过增加电池来增加续航,就意味着要增加充电时间。有人说,长续航可以搭配大功率充电,这样时间不会变长。但是,短续航也可以搭配大功率充电。所以,总体上越长续航,充电时间越长,充电体验越差。
在日常用车之外,电动汽车消费者如果出远门,担忧的也是充电问题。这一点,要依赖更多的公共充电桩和更快的公共充电速度来解决。蔚来和特斯拉的补能解决方案,在这里优势明显。
长里程车,对于出远门貌似有优势,但优势就在单次充电续航的半径之内。一旦涉及充电,可能充电次数少,但充电总用时是差不多的。
因此,对于充电焦虑,超长里程的纯电动汽车,并不能解决。
3、
1000公里:奢侈但不经济
装载大电池,让电动汽车跑得更远,但是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智己汽车轿车,高配续航可望达到1000公里
先说电耗。蔚来的ET7,将采用的固态电池电芯密度要达到360wh/kg。如果按成组率60%计算,电池包能量密度将高达216wh/kg。
电池包重量多少呢?
694kg。ET7要始终背着这么重的电池包行驶。
如果能达到1000公里续航,ET7百公里耗电是15kWh。现在量产销售的特斯拉长程版Model 3的百公里电耗只有12.8kWh,上汽R汽车ER6只有12.2kWh。ET7相比之下,就很耗电了。
除了电耗水平的下降,超大电池,必然增加成本。还以150kWh电池包为例,既然是固态电池,初期成本肯定比液态贵,按1000元/kWh计算,成本15万。比100kWh电池包,预计要高出六七万。
对于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汽车而言,肯定是面向高端人士。对于这点电耗增加、成本增加,他们可能毫不在意,可能也觉得划算。1000公里续航电动汽车,商业上有机会。
不过,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肯定不是经济的选择。
另外,从社会责任、节能环保角度而言,超长里程电动汽车并非优选。
尽管电动汽车在使用环节是零排放,相对燃油车能源利用效率也高,的确更加节能,更加环保。
但在全生命周期对比时,如果一辆电动汽车所需要的电池特别多,耗电特别大,那很可能是比燃油车更不节能,更不环保的。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等做的研究,平均而言,动力电池生产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整个电动汽车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的20%左右。如果装载电池超多,那生产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必然也会增加很多。如果使用中电耗特别大,追溯发电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时,也会增加很多,特别是在仍然以煤电为主的中国。
我们不反对企业面向高收入人群,组合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取利润。一方面,需求本来就是分层次的。另一方面,在人类历史上,高收入人群为很多新技术的普及支付了早期成本。富人多用一些动力电池,先用一些高科技动力电池,也有利于成本的降低、高科技电池的普及。
但是,这些产品和服务,乃至这样的企业,不应该享有节能环保的光环。因为,它们其实耗费了太多的资源。
还有,由于蔚来的引领,很多企业,希望通过极致产品、极致服务,吸引客户。不过,为了客户驾车这一个环节的零排放,它们在生产、销售、服务以及日后要回收处理等耗费的总体二氧化碳排放,可能是极高的。特别是一旦追求极致服务,服务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资源耗费,也是难以想象的。
比如,一键加电的服务,车主体验是很好。但是,为了一辆车能够行驶几百公里时零排放,需要另一辆笨重的充电车,跑几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极少数还是油车)。这期间还要多一次电池充放环节,可能损耗10%左右的电能。还至少需要一个驾驶员工作两三个小时。
以单环节论,似乎是节能环保;以系统论,则可能是高耗能、高排放——那何必做电动汽车?
4、
是曲线救国?还是迎难而上?
2020年,电动汽车私人消费兴起,很多人已经在讨论电动汽车逐步替代燃油车。
要替代燃油车,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必须破解。如果直面挑战,电动汽车行业应该解决冬季衰减问题、精准计算问题,并提供便捷充电。
1000公里续航的产品,本质上,是认为当前难以正面解决上述问题,而曲线救国——如果续航到1000公里,即便冬季打五折,仍然还有500公里续航。但这一解决方案,成本太高,对于整个行业,不是可选项。
冬季续航衰减,目前看是锂离子电池天性使然。另外,冬季空调制热,也很耗电。不过,消费者并不指望完全消弭冬夏之间的续航落差,毕竟燃油车也有冬夏差别。只是,行业应该将这一差距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因此,能否付出一定的能耗代价,来保证大体的续航一致?
至于精准计算问题,各车企应该放弃掩耳盗铃的想法,以车辆驾驶实际耗能,包括动力系统之外的空调耗能、自动驾驶计算耗能等等,来计算剩余续航,给消费者真实的指引。
而充电问题,难度更大。除了大规模建设充电站,加速大功率快充技术应用,还有一个思路是建设无处不在的小功率充电桩或者充电接口。如果到处都能充电,即便电动汽车续航短些,也没有关系。
早前几年,很多业内人士有一个共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能会有一个“矫枉过正”的过程——就是续航里程会不断提升,乃至于超过正常所需,消费者续航焦虑消失后,车辆的续航里程又会回调。有人甚至直接预测,电动汽车的终极配置是:300公里续航。
1000公里续航电动汽车似乎表明,“矫枉过正”势头正在出现。但是,服务于少数人的1000公里续航电动汽车,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
电动汽车消费者更需要的,是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能跑到的,实打实的500公里、600公里续航电动汽车。这一点,希望有雄心、有担当的企业,能直面问题,勇挑重担,为行业解决这一难点痛点。届时,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才有一定胜算。
厦门租电动车的app有多个选择,其中一些常见的包括:
1. HelloBike:HelloBike是一个共享单车平台,不仅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还提供电动车租赁服务。它在厦门市区有很多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停放点,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租用电动车,并且可以使用手机支付完成租车费用。
2. OFO小黄车:OFO是中国知名的共享单车品牌,它也提供电动车租赁服务。在厦门市区,你可以使用OFO的手机app找到附近的电动车,扫描车上的二维码即可解锁并骑行。
3. 摩拜单车:摩拜单车是中国最大的共享单车运营商之一,它也提供电动车租赁服务。在厦门市区,你可以使用摩拜单车的手机app找到附近的电动车,解锁后即可使用。
这些电动车租赁app的存在是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在厦门城市中短途出行时选择更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电动车租赁app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还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此外,这些app还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和定位导航功能,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租用、还车和规划路线。
拓展内容:除了上述提到的共享单车平台,还有一些其他的电动车租赁app在厦门也很受欢迎,例如滴滴出行的小电车、美团的美团单车等。这些app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短途出行需求,还推动了城市绿色出行的发展。同时,这些电动车租赁app也需要加强管理,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营和用户的使用安全。
网上下单订购新能源电车一般可以改订单,具体的改动方式可能会因平台或商家政策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般情况下的改订单方式:
1. 在订单确认阶段:在确认订单之前,通常可以修改车辆型号、颜色、配置等基本信息。这是因为订单还没有进行生产或发货,商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修改。
2. 在订单生产阶段:一旦订单进入生产阶段,修改的余地就会减少。因为此时车辆可能已经开始生产,或者已经匹配了相关零部件。如果需要修改订单,可能需要联系商家客服或销售人员,看是否能够进行修改或取消订单。
3. 在订单发货前:如果订单还未发货,但已经生产完成,商家可能会考虑是否接受修改订单。这可能涉及到额外的费用或退换货的流程。需要与商家协商并遵守其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商家或平台的政策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在下单之前最好了解相关的退换货政策和订单修改政策。此外,修改订单可能会涉及到时间、费用、库存等因素,所以在修改订单时,要及时与商家或平台联系,尽量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修改。
拓展内容:在进行网上购买时,建议在下单之前仔细阅读商家的退换货政策、售后服务政策等,以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此外,如果对电车型号、配置等有特殊要求,最好在下单前与商家沟通确认,避免后期的不满意或误解。
租电动车app哪个好租电瓶车app有以下5款,分别是:哈啰,松果出行,美团,小遛共享,骑电单车。1、哈啰是支付宝旗下的一款多功能出行软件,租电瓶车只是它功能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购买电动车,租单车,汽车等等的功能,价格优惠,在软件内地图上随时可看何处有车,随处可骑可还,方便快捷,零押金租车也是它的一大特点。2、松果出行已在全国过半省份上线,致力于用户的良
厦门的汽车4S店都在哪些地方如下:1、滨北汽车城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101号。2、七星汽车城地址: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36号。3、滨北别克地址: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36号七星汽车城内4号仓库。介绍汽车4S专卖店是由经销商投资建设,按照汽车生产厂家规定的标准建造,店内外设计统一,投资巨大,动辄上千万,豪华气派,环境舒适,只能销售
10万元以下新能源汽车排行榜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然而,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新能源汽车价格贵得离谱。其实并不是这样!市面上有很多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它们的价格与传统燃油车相当甚至更加优惠,而且还能享受国家给予的诸多优惠政策。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的排行榜。第一名:江淮iEV6E(嘉悦EV)作为一款价格实惠的五座
奇瑞新能源app连接不更新把车架号发给售后重新绑定就好了。这是针对奇瑞新能源汽车打造的软件,软件能够帮助大家连接汽车,可以让你在手机上定位汽车位置,还可以在软件内申请各种售后操作,软件中大家可以查看奇瑞最新的新能源汽车的信息资讯,可以在平台中申请试驾等等。东莞共享汽车有哪些app目前,东莞共享汽车共有:一、GoFun共享汽车app,也是进入东莞的首家汽车共享公司
东莞的租车公司有哪些东莞的租车公司有哪些东莞作为珠三角经济圈内的一个重要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商务人士和旅游者前来。因此,租车服务在东莞市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下面将介绍东莞市目前主要的几家租车公司。1.立信租车立信租车是东莞市较为知名的租车公司之一,成立于2004年,提供自驾租车、商务租车、长租租车、国际租车等多种服务。该公司的车辆品种丰富,包括轿车、SUV、商务车、面包车、越
出租车新能源车型有哪些出租车新能源车型有出租车新能源车型有荣威、起亚、宝来、比亚迪。1、荣威Ei5:荣威Ei5是一款由SAICMotor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其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具有较高的性价比。2、起亚K5混动:起亚K5混动是一款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的轿车,其搭载有1.6L发动机和电动机,百公里油耗仅为4.2升。3、大众宝来PHEV:大众宝来PHEV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其搭
坎坷的合资“家轿”,享域优惠后卖7.78万,销量待遇不如凌派虽然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依旧是以合资车为主导位置,但也不是所有的合资车都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就比如来自广汽本田的凌派能月销过万辆,而来自东风本田的 享域虽然和凌派属于姊妹车型,但两者的销量待遇差距就比较明显了。在过去的9月份凌派销量为10260辆,而享域销量仅5024辆。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凌派已经累计销量88万辆,单月历史最高销量为2
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近年来全球温度持续上升,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国内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加入了新能源汽车大军。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如下:1.吉利远景X5该车拥有两个版本,价格分别为:基础版12.98万元,豪华版13.98万元。2.吉利博越ME7该车也有两个版本可供选择,售价分别为:
2023-11-03 03:48:13
2023-10-20 23:58:51
2023-10-22 15:48:52
2023-11-02 04:57:12
2023-10-25 01:32:07
2023-12-06 2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