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威马汽车以租代购合法吗?

2024-01-18 10:13:52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威马汽车以租代购合法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威马汽车以租代购合法吗?

威马汽车以租代购合法吗?

汽车租赁以租代购不违法。

汽车融资租赁不是购车贷款,销售平台从中赚取卖车的利润、服务费及息差等,并拥有汽车的所有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融资租赁中,租赁物不符合约定或者不符合使用目的的,出租人不承担责任,但承租人依赖出租人的技能确定租赁物或者出租人干预选择租赁物的除外。因此,在汽车系由用户自主选择的情况下,如汽车存在瑕疵,用户不可以主张减免租金。消费者要特别留意相关违约风险,要注意各平台操作模式的区别,衡量自身消费习惯,选择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购车模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二百二十六条 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对支付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租赁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间届满时支付;租赁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间届满时支付。

威马汽车以租代购合法吗?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

01

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

近日,

威马汽车

再度传出新消息,据有关商业查询平台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则股权冻结信息。

信息显示威马汽车被冻结40.4亿元股权,

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期限至2026年3月13日。

据悉,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同为40.4亿元。

威马汽车的经营状况一直备受外界密切关注,根据威马汽车官方公布的数据

2019—2021年,三年累计亏损达到了174亿元。

自2022年以来,

威马汽车连续传出工厂停工、门店结业、拖欠工资、降薪裁员等负面消息。

今年3月,更是被

上海

市青浦区消保会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威马汽车经营异常需谨慎购买。

02

比亚迪3月销量再度突破20万

4月1日,

比亚迪

汽车发布了3月份销量数据,时隔2个月销量重回20万辆大关。

3月份,比亚迪销售新车207,080辆,同比增长97.4%,

其中包含出口13,312辆。

从销售网络划分:王朝、海洋网络共销售195,691辆,

腾势品牌在仅有D9一款车型的情况下,实现单月销量破万,达到了10,398辆。

从技术路线划分:DM车型销售103,419辆,EV车型销售102,670辆。

截止3月,比亚迪累积销售新能源车型超390万辆。

3月28日晚,比亚迪发布了2022年年报。2022年,比亚迪实现营收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净利润为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

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6.35万辆,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3246.91亿元,同比增长151.78%,占总收入比例为76.57%。

而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 王传福表示,为加快推进汽车行业的现代化,

希望延长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到2025年。

03

天际汽车传出停工停产

3月31日,网上流传出一份纸质版《

天际汽车

停工停产通知》,引发广泛关注。

通知称,鉴于公司目前的资金情况及生产与销售计划,

自2023年4月1日开始,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工停产政策。

停工停产期间,员工的社保公积金仍将按照原基数申报。并于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将按照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费,直至公司恢复生产。

据第一财经记者的调查,天际汽车绍兴去年已经停产,南宁工厂和青岛工厂并未实质性投入生产,全国唯一生产的只有长沙工厂。

长沙工厂停产后,天际汽车全国生产基地全面停摆。

天际汽车前身为乐视汽车旗下的

电咖

汽车,作为电咖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在2018年正式发布。股东不乏上海国资、长沙国资、兴业证券等国资背景投资方。

目前在市场投放了两款车型,一款为紧凑型SUV ME5,另一款为中型SUV ME7。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

天际汽车在今年前两个月销量分别为:135辆和51辆。

04

配备L2级辅助驾驶车辆超800万

3月31日,2023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

北京

开幕。

在上午举办的以“车路城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为主题的第三届双智论坛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专家 续合元介绍了目前车路协同发展、智能交通发展的发展情况。

他表示,从技术产业的推动来讲,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是车路城融合发展的主线。从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来看的话,安全、节能、舒适是它最主要的追求目标。

在演讲中他透露,截至2022年11月份,

我国具备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800万辆,渗透率达到33%左右。

而L4级别自动驾驶的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四千万公里。

在车路协同方面,包括

一汽

、上汽、广汽、北汽、

长城

蔚来

、华人运通、通用、找车网

福特

奥迪

在内的车企,已经在量产应用C-V2X(车联万物)通信技术。

同时,国内也有超5000公里的道路实现了智能化升级,20余个城市和多条高速公路完成了6,200余台路侧通信基础设施的部署。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主指南,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威马汽车以租代购合法吗?

华为起诉Verizon,说说汽车圈的那些官司案

2月6日,华为公司宣布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和西区法院向美国运营商Verizon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认定Verizon侵犯了华为在美国授权的12项专利,同时要求Verizon就其专利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

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称,Verizon从侵权产品中受益,损害了华为多年的研发成果。据悉,华为每年投入10~15%的收入用于研发,过去十年累计研发费用超过700亿美元,全球专利超8万项,单在美国就有1万多项。

提起华为,在国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以说华为一直以来都是国人的骄傲,坚持用技术和产品回馈消费者,更是代表中国智造走向了世界。本次华为起诉Verizon便被人们视为国内科技公司向世界豪强"亮剑",迅速登上了热搜。其实,说到官司案,不止科技公司之间纠纷不断,车企之间同样经常会对簿公堂。今天,我们就接着华为起诉Verizon这件事,来看看车企之间的那些官司案!

吉利状告威马

说到吉利状告威马,大家一个不会陌生,毕竟这是一场传统主机厂与新造车公司之间的纠纷。对于这两大造车势力,很早人们就开始议论能否共同生存?随着市场的下滑,该来的究竟还是来了,只不过吉利打响了第一枪。

早在去年9月,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资料显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研究院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起诉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威马智慧出行科技、威马汽车制造温州公司、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这不仅是中国自主车企发起的首例知识产权侵权案,其索赔金额高达21亿元。从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知识产品纠纷索赔金额来看,这个金额创造截止目前最高纪录。

9月17日,案件于上海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因为此案件为非公开审理,并签保密协议,所以最终并未有过多信息释放出来,结果也无从而知。但是以威马总裁沈晖"没有任何侵权行为,我们对赢得这场诉讼非常有信心"回复来看,对于赢下这场官司威马信心十足。至于最终结果,双方车企均保持沉默,外界也在等待水落石出的一天。

路虎状告陆风

捷豹路虎与江铃陆风的这场专利纠纷案,几乎是国内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胜诉的第一案。说起陆风或许大家并不熟悉,但对于旗下陆风X7大家绝对耳熟能详。毕竟其当年可谓是火爆一时,上市两周就销量过万,不少车主调侃"买不起路虎,看看陆风过过瘾也好"。通过车主调侃,我们便可以看出陆风X7与路虎的相似之处。

面对这种局面,针对陆风的抄袭,路虎一气之下将其告上了法庭,但可惜的是当年并没有告赢。但是路虎并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搜集证据数据,终于在去年3月初,路虎终于告赢了陆风,根据北京朝阳区法院裁定,中国江铃汽车生产的陆风X7因5项车型设计抄袭路虎揽胜极光,而被判定立即停产。陆风X7的生产、销售和营销推广被勒令立即停止,并且江铃汽车还将向捷豹路虎公司支付赔偿金。

路虎状告陆风成功,被视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山寨史"上一项重大经典案例,这也警醒自主品牌切勿重蹈覆辙,一切模仿、山寨的设计很有可能会被控诉,必须要提高车辆的原创度和提升自身的技术。

四川野马状告福特

一直以来我们光看合资品牌起诉自主品牌的案例,但自主品牌起诉合资品牌却很少出现。毕竟我们自主品牌在汽车行业起步较晚,在这个行业缺少话语权。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个例,比如本次我们要说的四川野马状告福特汽车。

早在2016年,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状告美国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旗下MUSTANG车型中文名——福特野马涉嫌商标侵权并要求赔偿人民币1000万元。经过了长达两年的诉讼后,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终于作出一审判决,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胜诉并获赔100万元。

当我们现在来看这场官司,结果如何还待商议,但绝对是一件双赢的事情。首先,两者虽然闹上了法庭,但两者定位不同,并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无论谁赢谁输都不会影响销量。另外,两者都获得了一部分的公众关注度,上个头条就是这么简单,为各自赢取了曝光率。

车企官司案为何屡屡出现

对于汽车厂家纠纷案件,其实多不胜数,我们不再一一例举,不妨来探讨下,为了车企之间官司案件会屡屡出现。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源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如果全球仅有几家车企,那相互之间便会相安无事,基本不会有太多的纠纷,毕竟躺着都能挣钱,谁还有心思去打官司。

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谁有核心技术便握有话语权,让自己能够处于不败之地。可以这么说,保护核心技术,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线。所以对于抄袭或者借鉴自家产品的行为,各大车企必然会为自己讨得公道,甚至不惜闹上法庭。这不仅是车企保障自身权益的一种方式,更让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车型无处可逃。

总的来说,无论华为还是车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在不同程度上保障自己的权益,甚至闹上了法庭。未来,我们相信这样官司案件将会越来越多,让更多车企会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声明:本文为汽车很听话原创,如有抄袭和未经许可的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威马汽车以租代购合法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威马汽车以租代购合法吗?”相关推荐